4月21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纪委、监察委公布学籍顶替事件调查处理结果。
这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虽已有调查处理结果,但是,社会公众对此事的思考并未停止。在不少评论人士看来,究竟该如何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一问题也是亟须回答的。
“冒名顶替事件一旦发生,对于各方各有关部门的信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主要影响的还是被顶替的人。关于冒名顶替上学,我认为关键是相关部门应该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尽到应该尽的责任,这样就能减少这一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过去发生的一些冒名顶替上学事件,暴露出了招生考试工作存在的漏洞以及权力介入招生考试过程为违法违规行为打开方便之门。要通过冒名顶替上学事件,反思现在招生工作的漏洞,然后充分运用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堵上漏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冒名顶替上学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理,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生迁移户口、办理档案方面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电子信息系统。因此要冒名顶替上学就变得比较困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为了让整个招生考试工作更加公平,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公开力度也大大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冒名顶替的空间。这也表明,招生考试工作的漏洞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理的,为今后招生考试改革指明了方向。
“荆高峰事件发生在多年以前,放眼将来,我相信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会减小,因为过去主要靠人工审核学生档案,现在都通过网络,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容易发现冒名顶替的情况。”储朝晖说。
“这类事情都发生在多年前,不是单一个案。现在,我们的监管更严格,依法行政更规范,从制度层面来讲,预防发生冒名顶替上学现象的制度更严密。这种冒名顶替的事情,以后发生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说。
支振锋认为,一方面要从党纪政纪、行政机关工作流程、依法行政等方面不断努力,预防、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电子技术、互联网展开,与以前相比也会更加规范,在很多环节上避免了人为干预的可能。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发生冒名顶替上学事件的几率大大减少,但类似事件为何发生?这一根源问题也值得反思。
“权力为何会如此动足脑筋去突破规则,这背后究竟有多大的收益?冒名顶替上学发生的一个现实背景是,一个没有达到学校录取标准的学生,通过考试作弊、冒名顶替进入了一所学校,可以顺利拿到学校的证书,获得今后工作发展的通行证。”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这或许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就业中看重学历而不看重能力;学校重视招生把关,却不重视质量把关。这种观念引导大家将关注点集中到学校的招生环节,试图“毕其功于一役”。
“如果在培养过程中坚持教育标准,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实行‘宽进严出’或者‘严进严出’;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看重学历,而重在考察应聘者的能力与素质。那么,冒名顶替进入学校之后,也很难达到学校的培养标准,极有可能被淘汰;即便毕业,由于本身能力、素质不过硬,也无法找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去‘冒险’抢夺学校入场券呢?”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当前,用人机制需从“学历标准”转为“能力标准”,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要促使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淘汰机制。这样的就业环境和教育环境,才能让受教育者有健康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才有可能在加强权力的监督中,建立健康、公平的教育秩序。(记者 杜晓 实习生 刘洁琼)